房市風雲丕變 延後交屋潮全面來襲!

政策不友善 業者拚突圍
在這12大因素中,有五項是屬於政策因素;其中,第一個因素是「使照審核趨嚴」。在九合一大選後,因北台灣部份縣市執政團隊交替,政策上有所變革,有的縣市則是請照量多且塞車,再加上先前違建釀災引發建築安全疑慮,導致使照審核更加嚴格、核發所需時間越來越長。
安侯建業(KPMG)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投資部副營運長許志文昨天指出,房地合一稅改上路一定會讓房價下修,但房價還有其他上漲因素,一來一回,將抑制房價上漲。他說,若未來市場需求持續減少,相信房價不可能再大漲。
許志文形容,對房地產業者來說,實價登錄、奢侈稅及房地合一稅改可說是「魔戒三部曲」,房地合一稅改應該是完結篇了。稅改上路後,所得稅將新增不動產的類別,複雜度將大幅提高。
行政院房地合一課稅案,把財政部版的4個非自住課稅級距都往上調高,持有未滿一年即出售,獲利部分的稅率由35%調高至45% ;持有滿1年到2年內出售,稅率由30%調高至35%;持有滿2年至10年的稅率,由17%調高為20%;超過10年稅率,則自12%調高為15%。(資料照,記者劉榮攝)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行政院今(13)日拍版房地合一課稅方案,不僅把4個非自住課稅級距調高,原本財政部出售自用住宅4000萬元的免稅門檻,也改採400萬元所得額定額免稅,超過免稅額以上的獲利,按10%稅率分離課稅,政務委員杜紫軍表示,行政院版本仍會召開公聽會、上網聽取網友意見,本會期一定會送到立法院。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桃園市政府2015年4月27日標售中路區段徵收開發案抵價地76筆,共61個標號,50個標號順利脫標,標脫率達81.9%,整體溢價率16.2%,標售現場吸引有四、五人百人,可說是盛況空前,成了桃園市土地買氣的風向球指標!結果吸引134封標單搶標,最高得標單價每坪95萬元,其中更有許多知名建商投標,包括中悅建設子公司,璟都、連億、宜誠、寶佳、合環等建設公司等人馬競相投標。
【于靜芳╱台北報導】房市觀望氣氛濃厚,交易量持續萎縮。房仲業者昨公布4月價量變化,六都呈現價漲量縮格局,台北、台南及高雄市相較其他都會區,交易量明顯衰退。學者觀察,北市房價高,近期更受到調高持有稅影響,市場買氣縮手。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四月才剛繳完汽機車輛牌照稅,五月又要繳納個人綜合所得稅,民眾荷包又要縮水了,財政部中區國稅局彰化分局表示,五月三十一日是假日,但今年申報截止日期順延到六月一日,讓民眾多了一天「喘氣」期。
去年彰化縣個人綜所稅申報總件數共三十萬一千零一十九件,總稅額六十四億餘元進入中央國庫,比前年(一○二年度)六十八億餘元少了約四億。不過,今年因夫妻申報方式做了變革,適用者納稅額應可望降低,初估今年全縣綜所稅收可能比去年少。
今周刊連續十二年舉辦「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調查」,深入瞭解十三五計畫對兩岸經濟發展。結果發現,由於中國股市當紅,中國上市公司,上榜數量多達六五七家;相較之下,台灣掛牌的企業僅進榜六十五家;台股對A股上市公司數量,比例達到最懸殊的一比十。
桃園在去年底正式晉身第6都,成為台灣直轄市之一,近年因建設發展眾多,受到雙北房價推擠效應影響,人口數成長也居全台之冠,移入人口大幅增加,帶來更多居住需求,近年桃園重劃區話題不斷,從藝文特區、青埔、八德,到近期受矚目的中路、經國特區,未來發展指日可待,將是房市明日之星。
桃園鄰近台北,在雙北房價持續攀高之際,車程僅20~30分鐘的桃園,成為不少民眾購屋選擇,桃園先天具備完整聯外動線,中山高、北二高、台66、台61串連各區,桃園國際機場更是國門所在,區內還有台鐵、高鐵站及客運,便捷的交通,帶來區外人口移入,不少區外客寧願多花一些車程時間,選擇相對便宜的桃園地區購屋。
此外,桃園幅員遼闊,重劃區規劃釋出大批土地,大台北地區受限可用建地稀少,不只房價節節攀升,居住品質也大受影響,這些內外因素,讓桃園成為雙北主要移居城市,包含南崁、蘆竹、桃園市等,都是熱門區塊,而根據人口數據統計,桃園地區人口幾乎年年正成長,在2010年突破直轄市人口門檻200萬人後,每年仍持續增加1~2萬名,加上區內眾多工業區,龐大就業人口帶來穩定居住需求。
圓石灘總經理蘇松棱表示,桃園地理位置佳、天災少,交通便利,與台北相近,未來又有捷運線串聯各區,發展潛力大,且房價相對雙北便宜,生活環境也十分宜居,以最新的中路特區來說,主幹道旁建物都有最小開發面積和面寬的限制,未來住家樓層不會高低不齊,有別於藝文特區商業氣息濃厚,中路以純住宅為訴求,規劃大小多個公園綠地,還有學校、機關用地等建設,同時鄰近交流道,車程10分鐘就可到桃園機場,預計未來5年將成為桃園指標重劃區。
中路目前有零星個案潛銷進場,預料下半年推案會更加熱鬧,包含中悅、京懋、璟都、國泰、合環等知名建商將在此推案,京懋建設執行長范秉豐表示,藝文特區已近飽和,中路位於藝文特區和南桃交界,是市區的延伸,但又保留自然生態,有公園和水圳經過的親水步道,居住環境宜人,新案多以中小坪數為主力,每坪價格落在3字頭。
新理想廣告副總經理葉清宗表示,台北稅賦成本加重,讓不少人移往外區購屋,雖然這兩年桃園房價上漲迅速,但因建設利多也不曾間斷,讓房市有所支撐,市區中仍可找到1字頭房價,像是八德重劃區,未來也有捷運規劃,價格仍是低檔,民眾可趁重劃區開發初期進場,享受日後增值空間。
宏總開發總經理馮輝龍認為,桃園今年市況將不如前幾年好,但桃園已升格為直轄市,未來統籌分配款增加,大型建設勢必能更有效率執行,包含機場捷運通車、台鐵軌道地下化或高架化、捷運綠線等,都是桃園重大利多,雖然航空城目前暫時停擺,但這是國家級的建設,未來還是會有所規劃,不需太過擔心;而熱門的中路特區將在月底展開抵費地標售,馮輝龍認為這將是桃園房市的重要指標,若投標熱絡且溢價率高,代表業者對桃園房市仍有信心。
蘇松棱則建議民眾不妨「危機入市」,現階段正是投資客退場時候,不少建案議價空間增大,建商開價也更貼近市價,對於自住客來說,是相當好的購屋時機,蘇松棱認為房價已很難再回到2008年金融風暴低點,現在已微幅下修,若有自住需求,可積極議價。
桃園除了藝文特區受矚目,桃園車站的前站商圈也是話題不斷的蛋黃區,桃園升格為第6都後,車站周邊的都更計劃,將讓老舊市容換上新面紗,加上台鐵捷運化增加行車班次,縮短台北到桃園之間距離,桃園車站將有新風貌,讓桃園車站媲美新板特區。
房地合一課稅箭在弦上,業者發現,新稅制的自住免稅條款,為贈與不動產開了一扇賣屋免稅巧門,業者預料這將使國內不動產贈與風氣持續延燒,贈與件數將居高不下。
永慶房產契約部經理陳俊宏表示,已有不少父母發現此一「巧門」,趁現在議價空間較大,積極購屋,打算房地合一上路,就把房子贈與小孩;這也是中低總價產品近來買氣回溫的主因。
父母把財產送給子女,主要有現金贈與、不動產贈與兩種方式,其中採不動產贈與,因贈與稅以房子的公告價值計稅,相對於現金,可省下不少稅金,甚至免繳稅,最受父母喜愛。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在實價登錄上路前,不動產贈與堪稱最有利的財產移轉方式,贈與時可省下贈與稅,未來子女轉售,以公告價值申報財產交易所得稅,稅金也不高。
但實價登錄上路之後,贈與不動產給子女,雖可省下贈與稅,但子女如果出售受贈不動產,財政部會以出售時的實價,直接減去受贈時公告價值,計算財產交易所得稅,稅負反而比現金贈與還來得重。
徐佳馨表示,許多家長對購買不動產贈與暫時觀望,今年1月和去年同期贈與件數相比,就呈下滑;但房地合一版本出爐之後,2月再度升高至4493件,為近十年新高。
陳俊宏表示,各界對房地合一課稅中的自住免稅條件有高度共識,居住滿六年、沒有出租或營業,總價在4000萬以下,出售可完全免稅,除了可省贈與稅,子女賣房也沒有財交稅問題。
房市329檔期接續清明四天連假,各大案場來人平均增加二成左右,其中遠雄全台14個接待中心、清明四天連假合計來人逾3,000組,銷售逾10億元;兩大代銷龍頭海悅、甲山林指出,清明連假天氣好轉,看屋民眾增加,其中低單價、低總價及降價新案,加速建案去化率。
每年五月,家家戶戶都要繳房屋稅,但今年,如台北市長柯文哲所說,「大家收到稅單可能會嚇一跳」。實價課稅還未上路,低稅時代已宣告成為過去。
房地產稅負分成交易稅、持有稅兩大類,由於國內計稅採房地分離、遠低於市價的公告價格,稅額因此長期偏低。所以從2011年起,財政部及各縣市政府推出一連串房產稅改革措施,包括奢侈稅、豪宅稅、囤房稅、調高土地公告現值、房屋評定現值等;單一稅基其實都已悄悄調升了,如果以多個稅目「相乘」計稅,結果如何讓人「嚇一跳」?
去年賣屋,今年5月報繳售屋利得,稅負將全面上升。財政部核定售屋課稅標準,除調降豪宅強制實價課稅適用門檻外,全台縣市計算售屋所得的推計率多數均上調,其中桃園市桃園區等調漲5個百分點最大。
財政部昨(1)日發布103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豪宅強制實價課稅門檻全面下降,雙北以外縣市,原本房地合併售價由超過5,000萬元需按實價課稅,今年調降為售價逾4,000萬元,屬於房屋部分的交易利得即需實價課稅。
雙北部分的豪宅實價課稅適用門檻,也由原本8,000萬元首度分拆。台北市降為按房地合併售價7,000萬元為準,新北市則為6,000萬元。
財政部指出,出售符合豪宅條件的售屋者,即使未舉證成本,也需以房地出售實際總價乘上房地比,即房屋評定現值/(房屋評定現值+土地公告現值),計算屬於房屋的售價,再依15%的推計率計算售屋利得,並按5%至40%的所得稅率,繳納售屋所得稅。例如,出售台北市總價1億元的豪宅,因無買進成本,假設按其銷售總價得出的房地比為房屋30%、土地70%,其中屬於房屋的售價即是3,000萬元(1億元乘上30%),再以3,000萬元乘上15%的所得推計率,售屋利得即是450萬元,按40%稅率計算,應繳納利得稅為180萬元。
除豪宅外,出售房屋卻無法舉證買進及賣出價格者,則是按房屋評定現值的一定比率,推計售屋所得課稅。依財政部核定的課稅所得額推計率,除台北市維持高級住宅按48%、一般住宅42%標準不變外,各縣市均局部調高房價持續上揚地區的售屋利得課稅率,以桃園市部分地區漲幅最大。
財政部指出,桃園市的桃園、中壢、八德及蘆竹等區,售屋利得要按房屋評定現值的25%推計所得,較102年度調漲5個百分點。
課稅所得額推計率變動較大的地區則是台中市,部分地區推計率最多調增3個百分點,並以西屯、北屯、中區、豐原、后里、潭子及大雅調增幅度最大,其他地區約僅微調1個百分點,或未調高。
非居民在台賣房 稅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