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經區vs.自貿區 管中閔:我們務實  指月底前可完成13項法規鬆綁






立法院4日炮聲隆隆,質疑經建會規畫中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如何與已經起跑的上海自由貿易區競爭。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在答詢時則很有信心表示,上海自貿區的詳細方案都沒有做出來,很多指標是務虛的,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則是務實的,預計11月底前可以完成13項行政法規的鬆綁。


兩地是不同的概念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4日首次安排經建會、經濟部、交通部、金管會、農委會、衛福部、勞委會等部會,就自經區進度進行專案報告。會中立委質詢相當激烈,對如何定義自經區方案中的「虛擬境外」、如何和上海自貿區競爭等議題提出多項質疑。


管中閔表示,預計今年底前完成增修13項行政法規,目前已經完成8項修訂,剩下的將在11月底前完成鬆綁,並且把該做的全部做完。


上海自貿區來勢洶洶,不僅提出百萬人就業等目標,也吸引大批企業前往自貿區登記成立,而台灣自經區開放腳步大幅落後。管中閔對此表示,台灣自經區和上海自貿區是不同的概念,台灣也不可能像上海一樣,一次就畫一大塊特區來做。


台灣開放規範很清楚


管中閔指出,台灣目前對外開放的產業已經很多,然而上海自貿區的開放項目仍在摸索中,例如自貿區特區內要開放利率自由化,但如何控制特區內外的利率不會出現套利空間,這點大陸政府仍未明確提出規範。


同時管中閔表示,現在許多企業到上海自貿區只是掛號登記,實際上要如何運作也沒有下文,但台灣開放和規範是很清楚的。


「上海自貿區的詳細方案都沒有做出來,很多指標是務虛的,我們則是務實的,我們不敢亂講要達成的目標,講錯了很麻煩。」管中閔說。




▲行政院經建會主委管中閔4日在立法院報告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法規鬆綁,11月底可完成。(中央社)




▲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台北港。(本報系資料照片)




▲裝滿貨物的集裝箱貨車經過上海自貿區大門。(中新社)






兩岸拚速度 也要比務實






台灣欲提振經濟成長力,大陸則要推動轉型升級,不約而同都把政策焦點放在如何擴大國際經貿合作、推動自由貿易等項目上,因此台灣端出自由經濟示範區,上海則主推自由貿易試驗區。


大陸中央一聲令下、地方全力配合的情況下,上海自貿區短短月餘就掛牌成立,試圖在80年改革開放後,再以經濟特區的方式改變發展結構,創造另一個經濟奇蹟。


上海自貿區熱熱鬧鬧起跑,許多公司爭相到自貿區登記設立,但實際上一般民眾對自貿區的實質好處仍感「霧煞煞」。且上海自貿區有著以開放「倒逼」改革的意味,項目包括許多目前大陸尚未開放市場化的領域,例如金融開放等,牽涉到深層政治結構與龐大既得利益者,未來自貿區要怎麼走下去,相信是兩岸共同關切的課題。


國內自經區的推動儘管不斷被批為牛步化、定義不明、無法與上海自貿區相抗衡。但正如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所言:「最終誰勝出,要資金到位才看得出來。」台灣的經濟發展雖然不能等,但也不能在還沒起跑前,就先判定自己輸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l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