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第三航站 Q3動工
國發會委員會昨(26)日通過「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建設計畫」,確定第三航站相關工程將於今年第3季開始動工,預計將於2020年正式加入營運,總計畫估將斥資726億元。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總經理費鴻鈞表示,待第三航站區完工後,桃園機場面積可望一舉超越香港赤臘角機場,每年總運量將上看7,700萬人次。
桃園機場每年的客貨運量都有雙位數的成長,費鴻均指出,去年客運量已經突破3,500萬人次,現有的第一航廈、第二航廈實際規劃可負擔的運量其實只有3,200萬人次,早已超越負荷量,再加上旅客人數年成長,第三航廈的興建刻不容緩。
根據規劃,第三航站區的建設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停機坪,規劃將容納16架F類廣體客機和五架窄體客機靠站停機位;第二部分則為,總樓地板面積38.5萬平方公尺的第三航廈;最後則是多功能用途大樓群,根據規劃將分期建置四棟大樓,包含一棟旅館大樓、三棟商業辦公大樓。
費鴻均指出,今年第3季先期工程就可動工,會先將目前的WC滑行道西移,空出建築用地,多功能大樓則將於2016年正式動工,目標是2020年第三航站區工程全數完工。
完工後,桃園機場一年運量將可多增4,500萬人次,由目前的3200萬人次,增加至7,700萬人次,面積也將增至106.7萬平方公尺,超越香港赤臘角機場的80.8萬平方公尺。
另外,第三航站區計畫是近來來台灣最重要的國家建設計畫,完工後估計2042年前運量都無虞,且透過第三航站區計畫,希望將帶動更大商機。
未來將對外招商,設計成購物中心、國際會議中心,甚至可以設立醫學美容中心,預期可擴大貨運、物流、航空維修。
桃機公司評估,第三航站區的興建預估將創造4,464億元的產值,並且增加20.5萬人的就業機會。
桃機第三航站 預計2020年完工營運
2015-01-26 17:21:05 中央社 台北26日電
國發會第11次委員會議今天召開,討論並通過交通部陳報「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建設計畫」,預期第三航站區2020年加入營運。
為因應亞太地區經濟及航空客貨運快速成長,強化桃園機場能量,桃園機場公司根據「台灣桃園國際機場園區綱要計畫」提出第三航站區建設計畫,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天召開第11次會議時,經討論後通過此案。
國發會指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建設計畫」建設經費為新台幣726億元,預計2015年開工,2020年完工營運,桃園機場將以完全自償為目標進行相關財務規劃。
國發會表示,有鑑於桃園機場是國家重要門戶,且第三航站計畫實為桃園航空城的核心主軸,原則上支持該計畫。
國發會提到,目前第一、二航廈服務容量已飽和,而第三航站計畫最快2020年才能提供服務,在第三航站加入服務前的過渡期,交通部及桃園機場公司應擬妥因應措施,避免造成旅客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