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房產月刊╱建設進化建築 呈現新面貌 桃園新人王 昭揚建設
特別企劃
昭揚建設至今成立9年多,或許有人會問:這樣還算新人嗎?從公司資歷的觀點,與「新人」確實有一段差距,但近年成功進行轉型改造,全新的昭揚建設呈現在眾人眼前,因此,「桃園新人王」這個稱號,絕對當之無愧!
9年時間,推了42個案子,只有1個在台北,昭揚建設果真相當在地。昭揚建設總經理翁資傑說:「在地就是一種優勢,因為我們最了解桃園的土地開發、社會結構及公共關係。」跟其他建商向外擴張的推案策略相比,昭揚近年把推案範圍縮的很小,全部都放在中正藝文特區周邊,翁資傑自嘲,他這個人很「短視」,只會專注在眼前工作。
不少親朋好友向翁資傑請教桃園其他區域的房市情況,「不知道」是他的唯一答案。「並不是有所保留,是真的不知道,這幾年都專注在中正藝文特區,對其他區域認知相當有限,總不能胡亂謅一通吧!」他強調,昭揚不只是在地建商,更要成為「比在地更在地」的建商。
從量產走向精緻
翁資傑指出,民國92年,昭揚第一個案子在龍潭,是個只有12戶透天的小案子,完銷後卻面臨工程款發不出來的窘境,不得已只好把房子拿去貸款,才渡過資金難關。「我們沒有背景、沒有資金,完完全全從零開始,當時想到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在市場生存下去。」
因此,剛成立的5~6年期間,昭揚發展定位相當單純,就是透過不斷複製產品、持續銷售,進而快速累積資金,有一年曾創下9個案子同時銷售的記錄。他回想,曾經有個14樓的社區,從買地、規劃、請照、興建、銷售到交屋,只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草創時期確是如此。
在逐漸打開市場知名度後,翁資傑體認到昭揚若要進入不同層次,推案一定要擺脫量產走向精緻,所以下令內部進行轉型工程。「現在要一年多通通搞定交屋,客戶肯,我還不敢呢!」他指著桌上的公司便籤說:「你看,除了企業Logo重新設計外,最重要的是從昭揚建設變成昭揚建築,我們不再以建商自居,而是搞建築的一群人,從Contractor轉為Construction,今年我把它訂為昭揚元年。」
土地開發快又準
然而,去年桃園房市熱鬧滾滾,卻不見昭揚推案蹤跡,著實令人感到好奇。翁資傑表示,雖然去年沒推案,但是土地開發、產品規劃等工作都沒停下來,可說是忙得不可開交。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昭揚的土地庫存,每塊都稱得上桃市頂級推案地點,如此精準的購地及整合能力,25年的土地開發經驗,幫了翁資傑很大的忙。
「經營上我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土地開發絕不假手他人。」翁資傑說,不少公司把土地開發放在很低的位階,但他認為建築源頭在於土地,應該是建設體系中的最高位階。目前昭揚手頭上的土地,有許多都是買在08年金融海嘯時期,當時房市瞬間急凍,別說是土地交易,連個案銷售都遇到極大瓶頸,09年初翁資傑嗅到回溫氣息,便勇於出手購入精華土地,雖然當時價格略有回漲,但已搶在其他建商之前,取得關鍵先機。
今年總銷達160億
今年昭揚將推出5個案子,包括大業路的「昭揚君典」(銷售中)、慈文國小後方的「昭揚大隱」、同安街的「昭揚大器」、中正藝文特區的同德案(案名未定)以及新埔六街的商辦案,總銷達到160億,預計6月聯合公開銷售,將搭建桃園有史以來最大的接待中心,而中正藝文特區的同德案,規劃興建34樓的超高大樓,且集合業界所有頂級團隊共同打造此案,像是台灣首席建築師李天鐸、日系營造團隊、國際空間設計大師及物業團隊等,將創下桃園建築史上的多個第一,而開價方面至少會上看5字頭。
翁資傑強調,把這5個案子賣完,就是今年所設定的目標;另一方面,也將進行昭揚下一階段的轉型工程,要把錢花在客戶看不見的地方,大的像是基本結構加強,小的到欄杆烤漆、鋁門窗鍍膜,這些零零總總的加上去,雖然比原先預算至少高出25%,這卻是打造一棟百年建築所不能或缺的部份。他笑著說:「就放手去做,至於股東們,我再想辦法說服他們吧!」